2015年9月7日至12日,我校研究生代表团一行23人赴新加坡开展“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赴海外短期学术文化交流与培训计划”。此次短期交流由研究生管理处和国际处相关同志带队,经各培养单位推荐和学校层层选拔,共有来自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械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药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等1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0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硕士研究生参加。
此次短期学术文化交流与培训行程紧凑充实,研究生代表团分别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期间,代表团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环境生态技术研究中心、新加坡膜技术中心、能源研究中心,对南洋理工大学实验室的器械配置和研究氛围有了直观的了解。在交叉学科研究院访问期间,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创新光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我校校友申泽骧教授向代表团介绍了吉林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南洋理工大学的历史以及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特点,我校校友范红金教授则介绍了新加坡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信息。会上同学们与两位校友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也向代表团成员们介绍了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此外,代表团还参观了位于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华裔馆,通过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和观察馆内藏品,成员们对海外华人艰苦奋斗的历史有了充分的认识,激发了成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期间,该校物理系主任苏重豪教授首先为我们详细介绍该系的人员组成、职称评估体系、实验室组成以及各个老师的研究领域。苏教授在物理演示实验室给代表团演示了静电效应、超导磁悬浮、屏蔽效应、共振、偏振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让大家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对许多物理现象有了直观和形象的理解。随后,我校校友王志松教授带领代表团参观了生物物理实验室,王教授不仅详细介绍单分子马达技术,还勉励同学们保持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攀登科学的高峰,并为母校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后,我校校友、社会学系冯秋实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新加坡人口老龄化为主题的的讲座。此外,在物理学系王学森教授的带领下,代表团参观了表面科学实验室。最后,代表团参观了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两校交流访问期间,我校在两所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和国家公派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同学也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并为同学们做校园向导。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几位校友对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给予了肯定并期望有更多的同学赴新加坡交流学习。
代表团还分别参观了亚洲文明博物馆、滨海堤坝和水资源永续展览馆,对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新加坡的新生水和海水淡化技术有了充分的了解。
这是研究生院实施“吉林大学研究生赴海外短期学术文化交流与培训计划”项目的第四年。通过对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社会管理、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学习与观察,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生国际交流的能力与水平。这一项目为品学兼优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研究生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