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博士生讲师团理论宣讲作用,引导广大研究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感受国家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4月25日,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焦梦娟走进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理论宣讲。本次宣讲的主题是“春风入心更润人——如何以西域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德育助管、研究生干部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宣讲伊始,焦梦娟立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关键词,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阐释,剖析了以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讲座以历代西域诗歌中“春”的描绘为中心,围绕春风吹拂不息、春暖花开塞外、神州大地春意盎然三个维度,深入剖析西域诗中“春”的文化意蕴。通过“情如春暖”的文化心理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绵不断,借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展现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用春润万物的普遍性彰显中华文明的团结统一,以春风和煦的形态诠释中华文明的和平发展,以及通过春和并长的包容性突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讲座语言深入浅出,形式生动有趣,巧妙地将诗歌、文化、文明三者紧密相连。西域诗歌中“春”的描绘,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以诗歌为历史说话,滋润人心,更好地发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西域诗歌中所体现的中华文明之特性,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创造、共同书写之结晶。诗歌中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春风般温暖而持久,弥漫于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此次宣讲,以西域诗为切入点,全面准确地解读了西域诗歌所展现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充分激发广大青年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深化思想认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凝心合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以理论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于2010年6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研究生团学组织,是以朋辈宣讲和浸润教育为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围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时政热点开展学习和宣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时、势”的统一。在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累计开展校内外理论宣讲4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
202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