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北上精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创新应用,4月11日,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应二道江区之邀,开展“数智赋能青春使命北上精神薪火相传”专题宣讲。全区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机关和部分基层团组织书记、青马学员、中小学校大队辅导员70余人参加活动。

讲师刘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优势到青年行动”为题,详细讲解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精髓与实践内涵。刘裕提到,数字技术既可能成为民主公共性的“催化剂”,也可能沦为“解构者”,关键在于以制度规制技术边界、以人文精神驯服工具理性。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在效率与公平、工具与价值、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寻求动态平衡,让技术真正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赋能者。

讲师徐元昊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学促干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主题,从“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区别与联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实际行动推动作风持续好转三个方面展开宣讲,激励二道江区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提振精神状态,密切党群关系,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

讲师张书杭以吉林大学原创话剧《先生向北》引出宣讲内容。以“传承‘北上精神’”为题讲述了罗继祖、蔡镏生和唐敖庆等各个领域的先贤们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无到有创立吉林大学各个学科,让听众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学者扎根东北、赤诚报国的情怀。张书杭重点讲述了宋振庭的自身经历以及邀请张伯驹夫妇北上建设吉林省博物馆的事迹。先生们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北人民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化境界,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至诚报国,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师王子悦从“利民为本,令行为上”背后的历史典故引入,细致解读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的战略部署及其背后的“利民”宗旨和“令行”效应。通过聚焦教育数字化、国家资助政策、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典型事例,王子悦向大家生动展现党和国家是如何在教育领域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优质的人才储备。并借此号召广大青年群体及时关注国家战略导向,以国家情怀为底色,以专业能力为支撑,敢创新、肯吃苦、勇担当,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答卷。

讲师李正材分析了DeepSeek技术的核心优势,展示了如何通过提示词优化、技术潜力挖掘及AIGC工具选择来高效应用该技术,介绍了AIGC工具如何支持共青团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在策划、宣传和活动组织中的应用。这些工具通过智能生成内容、快速筛选和个性化信息推送,帮助团组织提升工作效率和影响力。在现场实践部分,李正材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DeepSeek和AIGC工具在团组织活动中的高效应用,特别是在文案生成、活动调整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便利性。通过这些技术,团组织将更好地服务青年,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以理论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于2010年6月,是吉林大学党委领导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具体指导下的研究生团学组织,是吉林大学探索以朋辈宣讲和浸润教育为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面向校内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子及人民群众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累计开展校内外理论宣讲5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博士生讲师团
2025年4月14日